常州

正在登录中…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有哪些不同呢?

发布时间:2020-12-30 15:59:33来源:我爱我家
5

房产过户与继承相关的有三种,分别是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那么这三种继承过户方式有哪些不同呢?


一、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分为:协商继承、公证继承、诉讼继承。

协商继承,即所有法定继承人就被继承房产之间的份额达成协议。然后根据协议,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直系亲属关系证明以及过户所需的其他必要材料申请房产过户。协商继承最大的难度在于找到所有符合继承条件的法定继承人,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是唯一的继承人,就必须证明其他符合条件的继承人放弃继承。

公证继承,是指继承人通过公证取得继承权公证书,然后办理房屋过户。

诉讼继承,如果协商继承和公证继承都无法完成过户,就需要通过诉讼的方式取得法律文件申请过户。

由于继承人均为法定继承人,无论是协商、公证、诉讼,都不需要缴纳契税。


二、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的好处很明显,被继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名下房产,比如指定继承人为法定继承人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或者份额之间的分配。

协商继承中出现的找不到所有继承人的问题就可以通过遗嘱继承来解决。

遗嘱继承的细节也比较繁琐,确保遗嘱继承的有效性非常重要!有些情况下还无法走遗嘱继承,必须走法定继承,比如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死亡、遗嘱无效等。遗嘱继承权亦可公证,但亦不作强制。


三、遗赠

遗赠是第三种情况,说白了就是遗嘱继承人并非法定继承人,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比如老人膝下无子,将房子赠与给晚年照顾自己的人,比如保姆。

遗嘱和遗赠的区别在哪呢?

其一、税费方面,遗嘱继承人属于法定继承人,房屋过户时免收契税,而遗赠则属于赠与,需征收3%的契税。

其二,遗嘱继承人可以先完整接受遗产(比如房子),但同时也必须接受相关债务;而受遗赠人不需承当债务,但必须先等被遗赠人债务清偿完毕后,才可后接受赠与,如果遗产不能清偿债务,赠与将无法生效。

在遗赠过程中,遗赠人也可以列出相应义务,要求被遗赠人履行义务后方可取得遗产。比如要求被遗赠人履行养老和丧葬义务,才可以接受遗产。

法律效力方面,被遗赠人需要在两个月内表态是否愿意接受赠与,如果在两个月没有表态则视为放弃,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则没有有效期一说。


房屋继承是很复杂的一类继承方式,虽然公证已经不再强制,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较为繁琐。所以很多人在生前选择买卖的方式将房子过户给直系亲属。


免责声明:本内容目的仅在于分享与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指导或建议,我爱我家网亦不对依赖相关内容所做出的决策或行动承担任何责任,鉴于房地产相关政策或措施的适用具有较强时效性和区域性,请依据当地现行政策酌情参考相关内容。
TOP
联系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沟通,帮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立即咨询

4008-515-515

拨打客服热线获得帮助

服务类型

为了给您最优质的服务,请选择服务类型:

提交
用户反馈

您的问题在这里可能无法及时回复,如需尽快解决请 联系客服 .

反馈类型
请选择角色
请选择问题分类
反馈内容
/300
联系方式

提交成功

3s后自动关闭

确定

请您选择要纠正的指数信息

交通

/200

生活

/200

品质

/200

医疗

/200

运动

/200

辅助信息

提交
咨询经纪人

您暂时没有新消息